【媒体黄师】《楚天都市报》:蘑菇教授书写大别山版“山海情”

发布日期:2021-04-01浏览次数:63

3月29日,《楚天都市报》以《蘑菇教授书写大别山版“山海情”》为题,从“就地取材 芭茅草变废为宝 ”“科技支撑 稻田里种蘑菇”“创新模式 服务乡村振兴”三个部分报道了我校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郑永良教授带领博士团队教村民种菌菇,书写了大别山版“山海情”。    原文如下:  野生芭茅草变美味食用菌  废弃养猪场成循环产业园  蘑菇教授书写大别山版“山海情”    郑永良教授(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余艳军  热播脱贫攻坚剧《山海情》中,有一位带村民种植蘑菇致富的凌一龙教授,原型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林占熺教授。  而在湖北麻城市,同样有一位蘑菇教授,带领博士团队教村民种菌菇,书写了大别山版“山海情”——他就是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郑永良教授。近日,郑永良教授被该校推荐为“最美产业教师”候选人。  就地取材  芭茅草变废为宝  “刚来这里时,就是几堵破烂的承重墙。”回想起2019年9月,看到的麻城市木子店镇黄泥坳村废弃多年的养猪场,再看着眼前矗立的一座循环农业产业园和16个现代化大棚,郑永良干劲十足。  一年半前,响应学校“立足黄冈、融入黄冈、服务黄冈”的定位和黄冈市“能人返乡”号召,土生土长的郑永良带着情怀和全部积蓄,改造猪舍,整治环境,成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在黄冈师范学院支持下,在此建立驻村博士工作站,建设大别山食药用菌研发中心,开展科技攻关。  返乡不久,村干部一次无意间提及当地满山遍野的芭茅草,容易引发山火,每年要组织人手上山割杂草,费时费力。郑永良立马想到能否就地取材,用芭茅草作为基料,培养食用菌。  说干就干,郑永良带着团队进行实验,对比发现,芭茅草较传统农作物秸秆,栽培赤松茸产量更高。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当地板栗废弃树枝、花生壳等制作菌棒,用来培养栗蘑、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出菇效果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生产中废弃的菌棒经二次发酵沤肥后,还可用作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科技支撑  稻田里种蘑菇  你见过稻田里种蘑菇吗?3月23日,在木子店镇上马石村100亩“稻菌连作”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里,看着正不断冒头的赤松茸,上马石村党支部书记李喜东难掩喜色(如图)。  稻菌连作模式主要是循环利用当地资源。该镇有制作老米酒的传统,必备原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叫美人糯的水稻。水稻收获后,水田有6个月的闲置期。郑教授就带领村民,利用芭茅草作菌种培养基质,在干水田里栽培赤松茸。栽培料用完后就地还田,作为下轮水稻的基肥,实现稻菌连作。  李喜东表示,去年,村里还投资五千元,试水种植羊肚菌,近日首季采摘300余斤,采摘完预计纯利润超过三万余元,“现在大家信心倍增,种蘑菇热情高涨!”  据悉,除了在上马石村、向明村等建有10个标准出菇基地,在马牙山村,还创新性建设高山反季节食用菌研发栽培基地。“山上温度比山下要低,在夏天的时候,高山上也能种出新鲜菌菇,再用冷链配送销售出去!”郑永良返乡后一直和村民同吃同住, “不管是做科研,还是种菇子,就应该扎扎实实的,接地气!”  创新模式  服务乡村振兴  郑永良团队通过近五年的调查发现,大别山地区拥有野生食药用真菌资源200多种以上。如何对它们进行种质保护和深度开发,是一个重大课题。目前,郑永良带领一支11人组成的教授博士研发团队,针对大别山适生性食药用菌,开展种质挖掘及绿色栽培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现在赚得比以前多,而且家就在本村,心里踏实多了。”日前,正在产业园劳作的郑美花说。像郑美花一样,木子店镇有200余户群众和种植大户参与食用菌的种植和生产,仅这一项,户均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同时产业辐射带动基地周边近2000人就业。这也得益于公司采取“集中制棒、集中培菌、分散出菇”的模式。  “我们不仅仅是吸纳村民务工,更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日前,黄冈师范学院承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食用菌产业培训班在木子店镇开班,现场座无虚席。郑永良满怀信心,通过公司的技术支撑,形成“产学研政”一体化扶贫,真正实现科技扶贫和乡村产业振兴。  郑永良在公司放着好几双鞋,讲台当老师、厂里当经理时,他穿上皮鞋,走进地里时,他就成了生产队长,成为地道农民,穿上劳保鞋。黄冈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立兵表示,既要保护绿水青山,也要守住金山银山,黄师人将不断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大别山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原文链接:  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103/29/content_89577.html

上一篇:下一篇: